據(jù)報道,由于全球合成橡膠市場需求疲軟,今年丁二烯市場似乎有些過剩,而且大部分時間價格呈現(xiàn)跌勢。然而,長期來看,全球丁二烯市場趨勢仍將是趨于緊張,隨著需求復蘇,加上乙烯裂解原料輕質化發(fā)展將進一步減少C4原料的產量。
合成膠市場持續(xù)低迷帶動丁二烯市場走跌。作為“世界輪胎制造廠”,中國每年輪胎產量的40%都用于出口,其中有50%的目的地為歐盟和美國。然而今年6月3日,美國對華乘用及輕卡車輪胎發(fā)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案金額高達30億美元,預計關稅可達60%。雪上加霜的是,9月歐亞經濟委員會也開始了針對某些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首當其沖的便是汽車輪胎,這無疑是對中國輪胎外銷的極大打擊。受此影響,國內輪胎市場現(xiàn)貨供應猛增,競爭愈發(fā)激烈。生產商的利潤大幅縮水,紛紛降低裝置開工率,對上游合成橡膠的需求銳減。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球輪胎需求仍較2008年經濟危機前需求高點低約10%。
同時,天然橡膠增產和大幅降價也給合成橡膠生產商造成嚴重壓力。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間,天然橡膠價格暴跌了33%。亞洲合成橡膠生產商影響最為顯著,因受負利潤困擾,許多合成橡膠廠商不得不降低開工率和減少丁二烯的消費。過去一年大部分時候,亞洲丁二烯現(xiàn)貨價格都在下跌,從2013年10月平均1600美元/噸CFR東北亞下降至11月10日1050美元/噸。
特別是非上下游一體化的生產商受到的沖擊更加嚴重。在亞洲,大多數(shù)石腦油裂解裝置均建設有下游的丁二烯抽提,而非一體化的生產商還需要從亞洲以外地區(qū)進口C4原料,由于高昂的運費成本,所以從其他地區(qū)定期發(fā)貨不大不可能。
北美情況還不太嚴重。其丁二烯市場供應僅僅是因為乙烯裝置生產運行負荷居高,而導致的副產丁二烯略有過剩,IHS表示。未來幾個月雖然有部分乙烯裝置將進行計劃檢修,但估計影響不大,因為所涉及乙烯裂解裝置大多是以乙烷為原料,而不是產生大量丁二烯的重質原料。雖然如此,北美丁二烯現(xiàn)貨價格仍然一路走低,4月份達到峰值價位84美分/磅后,9月份平均為50美分/磅,至10月20日當周更是降低至45美分/磅。
相比之下,西歐丁二烯價格跌幅大是太大。3月份現(xiàn)貨丁二烯最高為1500美元/噸,8月和9月份降低至1,200美元/噸,10月份略有下跌。盡管處于秋季檢修季節(jié),由于出口需求疲軟,西歐丁二烯市場一直保持平衡,或略有過剩,預計未來兩個月仍會維持穩(wěn)定,IHS化學表示。
如果如預期明年世界汽車市場需求改善,全球丁二烯供應將趨于平衡,甚至明年丁二烯市場供應可能偏緊,IHS化學公司烯烴和彈性體業(yè)務資深經理比爾•海德預測說。IHS預測說,受發(fā)展中國家不斷增長的汽車保有量驅動,2015年全球丁二烯需求將增長3.5%,而原料C4供應將無法滿足需求。雖然乙烯生產會保持同步增長,但由于乙烯原料輕質化發(fā)展后將產出更少的丁二烯。與此同時,歐洲作為丁二烯主要出口地區(qū),由于重質原料的乙烯生產商將不斷進行合理化調整,和降低開工率,將進一步減少丁二烯的產量。中東地區(qū)的投資也可能會有所放慢,未來丁二烯供應將越來越依賴專產丁二烯裝置。
另據(jù)大視野研究公司最新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丁二烯市值有望達到330.1億美元。中國、印度和巴西由于汽車行業(yè)好轉,對輪胎的需求日益增長,將推動全球丁二烯市值增長。汽車對高性能塑料需求不斷增長,將拉動ABS需求,預計也將對全球丁二烯市場產生積極影響。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市場成交量為1050萬噸,2014至2020年全球丁二烯需求將以4.4%的年均增速繼續(xù)增長,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1418萬噸。亞太地區(qū)已成為丁二烯最大的區(qū)域市場,2013年占全球市場總量的53.6%。預計2014至2020年,亞太丁二烯市場的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5.5%,而拉美和中東地區(qū),2014至2020年的丁二烯市場需求為年均增長率估計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