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坊間不斷傳聞2014/2015年度東北產區(qū)玉米臨儲收購自11月20日啟動,至2015年4月30日結束;國標三等玉米收儲價格內蒙古、遼寧為2260元/噸,吉林2240元/噸,黑龍江2220元/噸,與上年度相同。同時,從當前市場披露的政策文件來看,新年度中儲糧、中糧、中紡依舊為收儲三大主體,三大主體之中又以中儲糧最為重要。從數(shù)量規(guī)定上來看,中糧收儲量被限定在1200萬噸以內,中紡為200萬噸,而中儲糧依舊不限量。但考慮到中儲糧今年拍賣騰出庫存2500萬噸,移庫將近1000萬噸,若不算新建倉容,那么東北地區(qū)中儲糧可用倉容能力可達3500萬噸左右,加上中糧、中紡兩家的1400萬噸,新年度臨儲玉米收儲量達到5000萬噸的可能性較大。
從2007年國家在東北產區(qū)實行臨儲玉米收購政策以來,該政策已連續(xù)實施七年,俗話說“七年之癢”,那么臨儲政策歷經七年風風雨雨,后期之路是否會出現(xiàn)明顯轉變,以及今年大豆及棉花的直補政策是否也預示著未來玉米收儲政策將止步于此,對于此目前尚不能準確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玉米市場“去政策化”將成為主要發(fā)展方向。